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难忘当年的大通道
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难忘当年的大通道
“大通道”公交车,是青岛人难忘的记忆。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,也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公交情怀。它有着两节长长的车厢,中间有个大转盘相连。转盘与两个车身之间用一层层大帆布连接着,大家都管它叫“大通道”,又叫“大转盘”。
用帆布篷连接着的两节车厢,从外面看很像手风琴。那也是上了小学才认识的乐器,拉起来非常的好听,其实就如同这“大通道”一般,是很笨重的。“大通道”的车厢长,噪音大、油味重,冬天寒风贯脖子,夏天热浪满身汗。它的减震效果也差,乘客一般都不愿坐在后面。因为遇到刹车或路面颠簸,坐在后面的人能从座位上给颠起来。它的优点呢,就是乘的人多!
“大通道”最主要的特点是车辆拐弯时,大转盘就会吱扭吱扭地向左转或向右转,站在转盘上的人经常就会挤到一块儿。但孩子们却不管这些,挤上车后都喜欢跑到中间转盘的位置,跟着车子运行的变化一起转动,很是好玩。我小时候有些胆小,站在转盘处,总担心被搅进去,或是从两面座位后面那个大洞掉下去,后来想想确实好笑。车厢中间的帆布像手风琴的风箱一般,会随着公交车的开动,来回不停地收缩、弹开,尤其是拐弯的时候,我们都喜欢看。马路上的孩子看到后也会开心的喊着“大转盘来了”~所以说,对于我们那一代的孩子们,不会去体会大人等车、挤车的辛苦,只是留下了对“大通道”公交的一种最初的、纯真的记忆。
青岛的公交运营历史来看,从最初的几辆到鼎盛时期的八百多辆,再到最后一辆老式“大通道”停止营运,可以说“大通道”公交车见证了岛城公交发展的风风雨雨,也伴随了岛城几代人的几度春秋。
近日适逢编辑整理王挺老师再次发来的数百张老照片,分拣出几张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“大通道”公交车旧影。虽然不多,但看着这些曾经熟悉的街景,时隔许多年,相信老青岛们依然有着难忘的回忆......
“大通道”的学名叫铰接式公交客车,岛城的大部分公交路线基本都会看到它的身影。2、5、30路这三趟电车,学名则叫做铰接式无轨电车。青岛k22辆“大通道”出现在19年,当时在沧口的7路公交线上运营。“大通道”诞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乘车难问题,那时基本看不到私家车,上下班除了骑自行车就是坐公交,可以想象公交车的承载压力。这种车容量大,固定座位通常是个到个,一般定员在120人到140人,但是,在实际运行中,“大通道”往往发挥了超常的能量,乘客往往多达200人以上。这也不禁让那些年长一些的市民,回忆起当年乘坐“大通道”时“像沙丁鱼罐头一样”挤在一起,以及上坡慢如蜗牛还经常“死火”的情形,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记录。
那些年,公交车体上帆布素衣的大广告,很是醒目。这些广告也是青岛工商业发展史以及一个时代的记忆。就如上面几张照片里的“健脑丸”、“云雀卫生纸”、“双樱皮鞋”。
“大通道”的顶峰时期是19年年底,青岛公交车辆的总数为8辆,而在线营运的“大通道”发展到8辆,其中包括电车108辆。在当初市区的条线路上绝大多数都能看到“大通道”忙碌的“身影”。当时“大通道”数量占公交车辆总数的%左右,但是客运量却占了%以上,其历史功绩不可埋没。
随着公交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,公交车型的更新换代也开始逐步向化、舒适化迈进。在此形势下,“大通道”自身由于体积大、速度慢、占路资源多等不足,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。青岛市从19年起就停止生产铰接式公交客车。从此,“大通道”由辉煌走向衰退。2004年,最后一批老式”大通道“退出历史舞台。
老一代“大通道”的退出,虽说也是青岛公交历史发展的必然,但很多的老青岛依然会在很长时间里怀念着它,怀念着那个年代......
近几年在街道上看到曾经的“大通道”又出现了,但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,没有那个味了。
相关文章
- 从此永远的长眠了
- 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集团化办学之路
- Eminem重新归来居然与carhartt卖起了衣服carhartt不是工装品牌么
- 温格2017年终大事记展望2018
- 别人是入了SonnyAngel的盲盒坑我是入了他们家的文创坑
- 侮辱中国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让中国人花0元买个帆布包
-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
- 华大外教丹尼尔除霉战斗爱干净自创除霉方法
- 帆布鞋已经过时了明星都在穿这双椰子鞋时尚潮流又百搭
- 办公室躺平单人躺椅折叠床史低元
- 双象股份(圆桶帆布)-股票价格-帆布遮阳蓬行情_走势图—东方财富网
- 牛津布是什么意思牛津布的理解
- 2013新款复古男式休闲帆布腰包淘宝网8包邮
- 波纹管什么牌子的好(帆布)
- LouisVuitton带来全新皮具系列Tagarama用了Taga皮革拼接Monogr
- 大兴文明网帆布加厚
- 象牙白帆布材质全新AirForce1Low现已发售
- 匠心-CFW时尚帆布布兜
- 六盘联盟夏季帆布军靴
- 帆布池养虾天出虾一个池子一年纯利润高达16万元